zjjylwei2008

592. 清晨,想起了苏轼


    1

    周末,清晨早醒,我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

    心里原想今天到附近走走,可窗外冬雨绵绵——似乎从昨晚一直下到现在——哪儿也不想去了。

    被窝里清醒的大脑开始了自由地溜达。忽然,我想起了苏轼,想起了一个一直让我好奇的问题:生于四川的他为什么在临终前嘱托弟弟将自己安葬在从未做过官的河南郏县。于是翻身坐起,打开手机,百度了一番,归纳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风水说。这里峰峦绵亘,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尤其是在登临黄帝钧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余脉下延,“状若列眉”,酷似家乡的峨眉山,“形胜类其乡”。有诗为证: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

水南卜筑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

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

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第二是温暖说。此地留有他与弟弟的亲情。元丰七年(1084),苏轼被贬任汝州,恰巧其弟苏辙随后也出知汝州(当时郏城县亦属汝州)。期间,兄弟二人多次相聚。期间的快乐成了苏轼一生的回忆。

    第三是遗愿说。宋代,郏县附近,有当时的京城开封、洛阳、许昌等大都市,还有名闻遐迩的嵩山以及巩义的宋皇陵群。苏轼归葬于此,体现了他生前壮志难酬、死后仍关注国家安危以尽忠贞之志的遗愿。

    第四是寻根说。据说当时苏轼的族人大多居住在河南各地(他的祖籍河北栾城),离郏县很近。苏轼葬此权且当做叶落归根。

    1101年4月从海南被召回京的苏轼接到弟弟苏辙来信,信中有一事征求兄长的意见。辙的季子苏远的妻子黄氏去世,打算在汝州郏城辟设苏家墓园,准备在此先葬黄氏。此时心力交瘁的苏轼虽清楚自己的祖茔是在四川眉山县老泉山,但关山阻隔,路途遥远,势已不能归葬,于是答应弟弟的建议,并决定将自己的安息地也定在了河南郏县。这年8月苏轼病死于常州,第二年苏辙将哥葬于此处。

   

    2

    好不容易弄清楚一个长久遗留下来的问题,心中一阵快意。

    此时老婆被我一声长叹吵醒,问我在看什么。

    我得意地说:“早上很有收获,搞清楚了苏轼死后为什么不葬在故土而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苏轼几岁死啊?”

    “六十五。”

    “这么年轻啊。”

    “苏轼身体很好,境界也高,理应高寿,但一生备受摧残,一贬再贬,历尽千辛万苦,能活六十五已经不易了。”

    “哦,是这样。看来各个朝代都有小人。”我老婆似有所悟。


    3

    想起苏轼,我又想起了去年一次与他有关的命题经历。

    2016年的初夏,我因参与中考命题而被关在安徽绩溪的紫园。我的主要任务是命好古诗文的题目。

    可在古诗命题时就遇到了难题。在命题材料上,当时我手头有朋友推荐的苏轼的《画堂春·寄子由》:

画堂春·寄子由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于是想起苏轼的另一名篇《水调歌头·中秋》,想做个作品的比较阅读——因为这两个作品都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子由)的,且都有“归去”一词,比一比它们的同与异,还是有点意思的。可痛苦的是手头没有与之相关的任何资料:《苏轼词全集》里只有作品,《全宋词》里连作品都没有,翻遍网络除了搜索到作品外也找不出任何注解、鉴赏的内容。这使我担心,担心自己对这首词的解读会发生偏差,从而影响命题的科学性。

    当时我最想找到的是有关《画堂春·寄子由》的背景资料。

    正在苦恼之际,同去的周老师说他带有一本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我立马读了起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当读到第十章《两兄弟》时我如获至宝:

    熙宁四年(1072)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在随后八九年内,他始终在杭州,青岛附近的密州以及江苏的苏州为官,无不政绩斐然……

  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淮阳)充任教授,淡泊自甘。陈州位于国都东南七八十里,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有时会住上七十几天……(一次)苏东坡欣然接受弟弟的请求,与他们共度中秋后才走……

  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和家人悠闲团聚,共度时光,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即《画堂春》中写的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

    读到这里,我如释重负。这正是我要找的写作背景!

    对常年在外漂泊的苏轼来说,兄弟俩曾经相聚时的一段美好回忆是多么的珍贵!“归去奈何愁”中的“归去”正是表达了此时苏轼想与弟弟团聚的渴望。

    这道题是出好了,但读完《苏东坡传》,心情阴郁潮湿,如初夏绩溪的天气,不见阳光。才高八斗、心如明月的苏轼应该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可现实却是一次又一次地在中国大地上奔波流徙。

    于是大家一起骂耳朵软眼睛瞎的君主,骂赶不尽杀不绝的小人。


    4

    想起小人谁都会想起许多的历史故事。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你可以不做君子,但起码不能做小人——几千年以前这样讲,几千年以后还是这样讲,可小人呢从不见减少。纵使在那阳光灿烂的明君时代,小人的生存空间依然宽敞——如阴暗角落里的苔藓,默默地充满生机——稍不留神就开始蔓延。

    在我的印象中谁都不喜欢做小人。有的人明明是小人,但在对待别的小人时总是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殊不知他的类型与那小人基本相似,甚至完全相同。

    在我的印象中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是小人。有的人明明是小人,但他总是以公平正义的化身出现在众人面前。嘴里喊的是一套,背后做的又是一套。

    这就是小人为什么生命力旺盛的原因了——小人不觉得自己是小人,他们一直都以为自己就是君子。

    这是多么搞笑!

    君子与小人判若云泥,势不两立,怎么会猫鼠同笼,混淆不清呢?

    吕某人认为,混淆不清的原因不是社会缺少照妖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是大家都喜欢拿照妖镜去照别人。


    5

    孔子曾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按理说心胸宽广的君子是无所畏惧的,而心胸狭窄的小人是走投无路的。但现实恰恰相反,为什么?

    心胸坦荡的人之所以坦荡是因为靠自己本领走天下,只管直道前行,无须担忧什么。心胸狭窄的人之所以忧虑是因为或自知身无本领或忌怕君子碾压,于是只能苟且猥琐,算计使坏。正因为这样,世上出现了一个千年不破的规律:君子总是吃亏,总是遍体鳞伤;小人总占便宜,总是春风得意。

    吃了亏不能说君子无能,只能说君子无心顾及;占便宜不能说小人厉害,只能说小人专注于此。

    世上所有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力和欲望。小人也是生命,还算是高级生命,他自知不及君子但又想获取不一般的便宜,其它路走不通,那只能走下三滥的路了。


    6

    多年前,吕某人极其痛恨单位里那些不务正业却靠溜须拍马上位的小人。到如今,由于年龄的增长,我再遇到这样的人已不会放出鄙视眼光,反而总是对他们点头示好,充满尊敬——心里深知他们也痛恨小人,只是活着不易,万不得已罢了。于是富有同情心的我与拥有善心的小人不再是相互敌对,有时居然亲如兄弟。

    有时,我想,人各有志,各走各路。你得罪了小人,不但改变不了小人他想做小人的打算,还会把自己搞得很不愉快。孔子早就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有时,我甚至还想,即便乾坤颠倒,出现小人坦荡荡君子长戚戚的局面也是很正常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人的根基总是越来越巩固,而君子的本领总是越来越差劲——小人可以扬眉吐气高调活着,君子只能自惭形秽低调做人。

    更何况,在小人眼中,君子难道还是君子?那肯定就是小人。于是自然就有了小人版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了。

    这就是天理,无须悲哀。这也是苏轼受百折而不怨、经千难而超然的原因。

    想到此,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致敬东坡先生!

    7

    于是,我重读苏轼的《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多年前就读过这词。当时只是觉得苏轼潇洒;如今再读,个中滋味远不是潇洒那么轻松。读了几遍,意犹未尽。于是顺手将此词发到我的朋友微信群里,信笔写了几句感慨:“早上读此,特别亲切。年过五十,烟云渐远。”

    一同事很快回话:“何为烟云?”

    我答:“身外一切。”

  (谨以此文纪念苏轼诞辰980年)

评论

热度(3)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